航空公司品牌排行榜_航空公司品牌前十名_航空公司什么牌子好_航空公司品牌推荐
-
多彩贵州航空(多彩贵州航空有限公司)
多彩贵州航空有限公司是省委、省政府立足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贵州美誉度,明确由贵州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组建的目前贵州本土航空公司。2015年6月2日获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筹建;2015年6月19日举行成立仪式,时任省委书记赵克志、时任省长陈敏尔、省领导王富玉、秦如培、慕德贵、龙超云、王江平、孙国强等出席;2015年12月31日成功首航,2016年1月8日正式商业运营,创造了民航业内的“贵州速度”。多彩贵州航空为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的一家本土基地航空公司。多彩贵州航空以“安全至上、服务至上、形象至上”为核心价值观,按照“立足贵州、面向全国、飞向世界”的发展理念,致力于为多彩贵州搭建更加宽广的航线网络。公司成立以来,先后运营航线49条,航线网络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华中、西北等重要节点城市,基本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的干支结合航线网络。目前,公司现运营9架E190飞机,2架A320NEO飞机。公司下设15个一级部门,现有干部职工800余人。2018年4月1日,多彩贵州航空安全、生产、经营划转至贵州航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10月27日,多彩贵州航空茅台过夜基地正式揭牌启用,成为落户茅台机场的基地航企,茅台机场也是多彩贵州航空第一家外场基地。2019年8月14日,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到多彩贵州航空开展安全大检查,深入班组和运行风险控制中心等运行一线岗位和部门,详细了解安全保障设施设备、安全风险防控、安全文化建设等情况。冯正霖指出,多彩贵州航空在“三基”建设、风险管控等方面的工作基础扎实,安全文化建设成效凸显,运营品质逐步向好,发展动力和潜力不断增强,开航3年多的运行管理实践,为多彩贵州航空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多彩贵州航空在做好内部防控的前提下,主动向民航局呈报请战书,承担援鄂医护人员和物资运输任务。援鄂运输任务期间,公司完成保障任务13架次,运送医护人员1276名,物资35.6吨。
-
湖南航空AirTravel(湖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湖南航空”)于2014年4月16日注册成立,2016年5月21日首航,主要从事国内航空客货运输业务,主运营基地设在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专注于打造“互联网+”精品航空公司。 湖南航空精心打造高性能的全空客A320系列机队,拥有行业内年轻的机队,目前运营十二架A320系列飞机,其中两架A321,七架A320,三架A319高高原型飞机,平均机龄仅2.9年。十二架飞机中包括三架NEO机型,相比CEO机型平均节油15%,运行更加平稳。 湖南航空执飞国内干线,经营国内主要干线市场,不断融入和拓展长沙四小时航空经济圈,围绕长沙机场逐步构建通达全国主要城市的航线网络,构建湖南本土航空“湘情”品牌。2020年夏秋航季,湖南航将运力集中在长沙、昆明、南京等主要机场,执飞25条航线,通航长沙、昆明、南京、成都、无锡、青岛等31个城市,冬春航季,计划在长沙机场摆放5架过夜飞机,提升长沙航空运输服务能力,服务和拉动湖南社会经济发展。 湖南航空以“共享天空,共享世界,共享美好旅程”为使命,坚持由“团结、奋斗、务实”的核心价值带领,已发展成员工数超过一千、年营业收入突破10亿、持续保持安全运行的航空公司。借助由互联网企业控股的航空公司以及有百亿旅游业务规模母公司协同的航空公司两大核心优势,形成了“互联网+“赋能、旅游与航空深度结合、融入湖南航空产业发展三大特色战略,立足湖南,锐意进取,发挥湖南121部主基地航司的优势,不断发展成为员工热爱、顾客赞誉、社会信赖的精品航空公司。
-
桂林航空(桂林航空有限公司)
桂林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林航空”)由桂林市政府与海航集团共同筹建,是一家以旅游目的地为主运营基地、以地级市城市命名的旅游航空公司。2015年6月17日,桂林航空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金6亿元人民币。2016年6月25日桂林航空实现盛大开航。桂林航空的组建,符合国家旅游局提出的在中国构建“一省(云南省)一岛(海南国际旅游岛)一市(桂林市)”的国家战略,有利于促进桂林地区旅游、航空发展,助推桂林旅游产业升级。桂林航空不忘初心,坚守使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以实际行动承担起企业的政治、经济、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发展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做有责任心的企业公民。
-
北部湾航空(广西北部湾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北部湾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部湾航空”),立足我国的沿海自治区、西南门户广西,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全心全意为广大旅客提供好的航空服务,是中国民航业内的一支新生力量。北部湾航空于2015年2月16日正式运营,由海航集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作建立,由天津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与广西北投民航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注册资本30亿元人民币。北部湾航空以南宁吴圩国际机场作为主运营基地,并已建立海口、长沙等外站基地。截止至2019年12月,北部湾航空运力规模已达27架,其中10架空客A320、17架ERJ190,在飞国内及国际航线50余条、通航城市50座。自2015年开航以来,北部湾航空已经连续4年保障安全飞行。2019年,随着机队规模扩大和市场拓展,公司将逐步开通国内其他城市航线及东南亚和东北亚国际航线。至2020年,北部湾航空将构建起国内国际并行的航空网络,国内覆盖一线核心城市及二三线主流城市,国际辐射东盟国家城市和地区。
-
福州航空(福州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福州航空有限责任公司(FUZHOU AIRLINES 简称:福航)是海航集团成员企业,于2014年2月12日成立,并于2014年10月30日实现首飞,是福州市本土航空公司。福州航空伴随“一带一路”及设立福建自贸区的背景诞生,积极优化台海及东南亚地区航空产业结构,专注成为国内中型航空企业的代表。自2014年10月开航至2019年8月,福州航空机队规模已达18架波音737-800型客机,累计运输旅客近1134万人次。公司目前已开通39条国内航线,通航国内33座城市,其中包括上海、西安、天津、重庆、昆明、哈尔滨、舟山、贵阳、太原、宜昌、桂林、海口、临沂等。未来,福州航空将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坚持海西经济区发展战略、抓住福建自贸区建设及福州新区规划的契机,立足福建、面向海峡,整合政府及混合所有制公司股东的优势资源,开展国际及港澳台航空客货邮运输业务,推出立体交通、酒店餐饮、旅游度假等一体化、网络化的服务产品,打造具有福州乃至福建地方特色的航空品牌,并成为拥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
-
长安航空(长安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安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安航空”)诞生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建设实施的关键时期,由陕西省政府和海航集团共同出资组建,运营基地为陕西省西安市。2016年5月9日,长安航空顺利开航。云上丝路,长安相伴。长安航空秉承“做陕西人自己的航空公司”的品牌定位,致力于提供亲民、便捷、富有陕西文化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以真情服务为旅客创造身心愉悦的出行体验,让出行更加简单。2019年夏秋航线换季,长安航空新增13条航线,新通航6个城市,开通西安=敦煌、西安=秦皇岛=牡丹江、西安=九华山=揭阳等航线。目前,长安航空机队规模11架,累计开通航线72条,通航城市55座,覆盖29个省市自治区。2017年长安航空以83.5%的航班正常率位列全国40家客运航空公司之首。公司曾荣获陕西省先进集体、陕西省引才引智工作先进单位、CSR中国教育奖等奖项。未来,长安航空将持续搭建立足西安、面向全国、覆盖“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节点城市的航线网络,扎根陕西,服务“一带一路”,打造本土航空品牌,为丝路沿线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搭建安全便捷的空中桥梁,勇当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陕西“三个经济”和西北民航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
晨曦航空(西安晨曦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晨曦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专业从事航空装备研制的民营军工上市企业。晨曦已形成三百余人的研发团队,在西安和南京分别建立了产业基地并已成功登陆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300581。晨曦立足于航空领域,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航空机电产品及提供相关专业技术服务,拥有惯性导航、发动机控制、飞控计算机、无人机、航空电子等十余个技术专业并在多个技术领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晨曦已经为海、陆、空三军提供了十余个系列,数千套产品装机使用,为军队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和飞行训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公司坚持面向部队、服务部队的宗旨,一切为打赢服务,一切向打赢聚焦,建立健全产品售后服务机制, 实施产品全寿命跟踪维修保障,为部队日常训练、演习演练、驻训打靶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晨曦为研发投入科研用仪器设备百余台套,在西安拥有土地15亩,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主要建有导航转台实验室、仿真实验室、发动机半物理仿真实验室,环境实验室等与专业配套的各类试验室。晨曦在南京建有专门的发动机试验基地,拥有土地60.83亩,一期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主要建有机库、移动式发动机试车台,固定发动机试车台、发动机调试及生产车间、发动机燃油喷嘴实验室,发动机燃油喷嘴调试台,发动机燃油喷嘴生产车间等。在军品研制这个特殊环境里,晨曦充分发挥民营机制的优势,以开拓的思想、开放的姿态、共赢的理念,用独特的粘合剂的方式广泛合作高效发展。晨曦响应国家号召,凭着对航空事业的一腔热血、独特的系统思维以及充满活力的民营机制,为航空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并使客户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开拓了一条新型民营军工之路。
-
中信海直COHC(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中国海洋直升机专业公司,是为促进海洋石油开发和通用航空发展,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由原国家经委、计委批准,于1983年3月成立的全国性通用航空公司。公司1999年2月改制为股份公司,2000年7月发行股票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简称“中信海直”,股票代码“000099”,系中信集团旗下目前中国通用航空业的主板上市公司。中信海直目前是中国规模较大的通用航空企业,具有通用航空全业务运营资质和能力。中信海直总部设在广东省深圳市,在深圳、天津、湛江、海南东方建有直升机场;在北京、上海、浙江、福建等地设有作业基地,下辖上海、天津、湛江、浙江、海南等五个分公司和海直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中信海直通用航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中信海直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海直(北京)通航技术培训有限公司、中信海直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中信海直航空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信海直(青岛)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和华夏九州通航有限公司等八个子公司。业务遍布中国三大海域和全国主要城市,是国内通用航空业务涉及地域多、保障能力强的通用航空企业。中信海直在国内拥有完备的通用航空管理体系,通过英国标准协会的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实现累计安全飞行超40万小时的优良安全记录。中信海直已先后为40多家中外石油企业提供了飞行服务,为中国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公务飞行、海洋执法监测、海上救援、抢险救灾、医疗救助等飞行服务。公司累计安全飞行时间逾40万小时,年飞行量3万小时,约占国内通用航空飞行总量的22%,工业飞行总量的35%,海洋石油直升机服务60%以上的市场份额,经营规模与经济效益居国内前列。在国家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和国家建设民航强国、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的大环境下,中信海直作为中国通用航空业的领先企业,将保持和扩大直升机海上石油服务的发展优势,积极拓展陆上通用航空和航空维修业务,努力开发通用航空新业务,为中外客户提供优质安全的多方位服务,为把中信海直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通用航空综合服务提供商的目标而奋斗。
-
Thai Airways泰国国际航空(泰国国际航空公司)
始创于1951年泰国,前身为泰国航空公司,星空联盟创始成员之一,专业从事泰国各主要城市及全球各大城市之间的客运、货运、包裹及邮件的运输服务泰国国际航空公司是隶属于泰国交通部的一家国有企业。1991年在泰国证券交易所上市,泰国财政部拥有其50%以上的股份。泰航的核心业务包括在泰国各主要城市及全球各大城市之间的客运、货运、包裹及邮件的运输服务。泰航飞行的航线以素万那普机场为中心辐射泰国境内各大主要城市,包括多条定期航线和包机航线。泰航的前身为泰国航空公司(Thai Airways Company ,简称TAC)。1951年泰国政府购入三间小型私人航空公司的股份,并合成为国家航空公司。其后,迅速扩展,开设了多条国内航线。在泰国国内扎稳根基后,泰航开始拓展亚洲航线。1960年,泰航与北欧航空公司结盟,易名为泰国国际航空公司,泰国航空公司则仍为独立公司,继续经营泰国的国内航线。1966年泰航全线改用喷气式客机。1970年代,泰航开始拓展洲际航线。空中客车A300、波音747相继加入泰航机队。1980年泰航开办了跨太平洋前往北美的航线。1980年代,泰航开始多元化发展,推出各类型的配套设施,满足旅客需要。泰国国际航空与泰国航空公司合并,统一经营国际与国内航线,不断推行机队现代化。1993年泰航推出为飞行常客而设计的泰航皇家风兰里程计划。1997年,泰航与北欧航空公司、加拿大航空公司、汉莎航空公司、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五家航空公司共同组成了全球性的航空联盟——星空联盟。2005年泰航引入空中客车A340-500,推出不停站往来曼谷至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的航班,全程需17小时,全球不停站商业飞行的航线之一。
-
中银航空租赁BOC AVIATION(中银航空租赁有限公司)
源自1993年成立的新加坡航空租赁企业,隶属于中国银行集团,香港上市公司,集飞机经营性租赁、出售飞机、新飞机投资于一体的专业化企业中银航空租赁是一家专业的全球飞机经营性租赁公司。公司的业务模式受益于航空业强劲的全球趋势。公司的飞机属于可移动的,可以在世界各地重新调动,而且拥有较长的经济寿命。公司亦受惠于从向公司租赁飞机的全球多样化航空公司客户群流入的以美元计价的现金流,以及持有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公司相信公司的业务规模及投资级信贷评级使公司对于飞机制造商以及航空公司客户而言均为具有吸引力的对手方,这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竞争力。公司拥有的航空业专门知识,与航空公司客户、飞机制造商以及其他主要航空业参与者建立的关系,以及公司的高级管理团队及其他关键雇员累积的经验及出众才华,使公司得以横跨多个行业周期取得优异的营运及财务业绩。尤其是,公司连续25年录得盈利。公司的核心业务模式着重于按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从飞机制造商直接购买新、节能及市场确需的新机队,以效率的方式就购买飞机进行融资,向全球范围内多元化的客户群提供飞机经营性租赁以及出售飞机以维持低龄机队、降低飞机组合的风险及从中赚取收益,并将销售收益重新投资于新飞机投资。公司自有机队按账面净值加权计的平均机龄少于4年,使公司的机队成为飞机经营性租赁行业内平均机龄较低的机队之一。公司拥有合约现金流,公司自有机队按账面净值加权计的平均剩余租期多于7年。公司受惠予较低的平均资金成本,稳健的信用评级以及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公司亦受益于中国银行提供的强大而坚定的支持。中银航空租赁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2588),总部设在新加坡,并在都柏林、伦敦、纽约和天津设有办事处。